建為歷保與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簽訂物聯網實時監測課題合作協議
發布時間:2016-10-20
? ? ? ?2016年10月,上海建為歷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建為歷保”)與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簽訂物聯網實時監測管理云平臺課題合作協議。
? ? ? ?建為歷保是一家專業從事文物及歷史建筑保護設計、施工、監測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打造文化遺產物聯網監測管理云平臺(簡稱文物云)。文物云利用當前成熟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無線通訊、GIS、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結合考古學、古代建筑學、文物保護學、建筑結構學、材料學、圖像識別學、環境學等學科知識,針對文化遺產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監測、管理及展示利用,目前已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應用。
? ? ?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故宮博物院古建部,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下屬部門,負責故宮范圍內文物建筑的保護和管理;負責制定故宮文物建筑的保護規劃方案和年度修繕計劃;負責修繕質量的監督和工程驗收以及文物建筑防雷的技術設計、管理和檢測;負責建立健全文物建筑檔案,收集、整理、保管有關文物建筑資料;負責故宮內古樹、花木、水池河道的保護和管理。
? ? ? ?本課題針對故宮乾隆花園的倦勤齋、符望閣、碧螺亭三處古建筑及其附屬珍貴文物的關鍵病害和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并對實時監測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及時了解文物病害的現狀、特點、規律和成因,并提出預防性措施建議,為故宮文物乃至全國同類文物的保護提供借鑒。
倦勤齋
? ? ? ?倦勤齋坐北朝南,面闊九間,東為五間,西為四間,面積約200平方米。西墻和北墻上世上僅存的巨幅通景畫,由意大利畫家郎世寧及宮廷畫師王幼學等創作繪制。倦勤齋通景畫是全國范圍內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的室內裝飾通景畫,整個齋內有70余張畫,共約170平方米,反映了18世紀歐洲美學對中國裝飾藝術影響,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符望閣
? ? ? ?符望閣位于乾隆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筑,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余鋪黃色琉璃瓦。符望閣第一層由各種落地罩、槅扇門窗、板墻等縱橫間隔成很多房間,兩層之間有一層夾層。第二層陳設多寶格屏風、寶座、寶案等,都以珍貴木材紫檀、金絲楠制成。室內裝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瑯等鑲嵌裝飾,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碧螺亭
? ? ? ?碧螺亭平面呈梅花形,五瓣形須彌座,五柱五脊,重檐攢尖頂,上層覆翡翠綠琉璃瓦,下層覆孔雀藍琉璃瓦,上下層均以紫晶色琉璃瓦剪邊,上安束腰藍底白色冰梅寶頂。每層五條垂脊,分為五個坡面,亦仿梅之意。亭柱間圍成弧形的白石欄板上雕刻各種梅花紋圖案。柱檐下安裝透雕折枝梅花紋的倒掛楣子。亭內頂棚為貼雕精細的梅花圖案天花。上下檐額枋彩畫為點金加彩折枝梅花紋蘇式彩畫。亭前檐下懸乾隆御筆“碧螺”匾。亭南架一石橋,通萃賞樓二層,東西有石階,可通山下。碧螺亭形體別致,色彩豐富協調,是極為罕見的亭式建筑。
? ? ?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與建為歷保簽訂的物聯網實時監測課題合作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倦勤齋彩畫及通景畫色彩衰變監測及傳感裝置研究;乾隆花園環境實時監測及預警機制研究;碧螺亭、符望閣形變實時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碧螺亭漢白玉風化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
? ? ? ?建為歷保自主研發的文物云?現已在上海、云南、湖南等地的重要文化遺產上成功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相信在和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的共同努力下,本課題研究能夠取得顯著成果,為文化遺產保護和文物云?平臺的完善做出貢獻,同樣也為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給下一個六百年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