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為歷保中標“海不揚波——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陳列展覽”項目
發布時間:2017-11-15
近日,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建為歷保”)成功中標位于廣東廣州的陳列展覽項目:“海不揚波”——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陳列展覽,業務版圖得以夯實。
南海神廟
海上絲路第一站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坐落在廣州市黃埔區廟頭村,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筑遺物。創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古人祭祀海神的場所,據史料記載,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和世界海上貿易往來中,中外船舶出入廣州,第一站都要到南海神廟拜祭以祈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風順。它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一處重要歷史遺跡,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繁盛。隋唐時期,由南海神廟起航的船隊,滿載中國絲綢、陶瓷、茶葉和香料,浩浩蕩蕩地駛向西亞、東非,最遠抵達歐洲,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上絲綢之路
海絲申遺重要遺存
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作為海港遺存,見證了中國經海路與外國繁榮的往來貿易活動,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直接證據。而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和申遺,是圍繞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大文化舉措。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作為海絲申遺的廣州6個遺產點之一,在各遺產點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建筑形制宏大壯觀
從建筑規模和形制角度看,南海神廟占地約3萬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氣勢壯觀,裝飾精微,構思巧妙。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后殿,兩側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散發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在1962年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專題陳列展覽
專題陳列展覽位于南海神廟里的東西廊廡,主要展示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的歷史變遷,闡釋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重要關系,凸顯南海神廟在廣州海上交通的重要功能、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繁榮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歷史意義,使觀眾了解南海神廟的歷史演變和歷史文化價值。
專題展覽地點
項目主要內容
針對本項目,建為歷保的服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序號 | 名稱 | 工作內容 |
1 | 展覽設計 | 展廳基本裝修裝飾設計、展陳形式設計、設計圖紙繪制 |
2 | 布展區域裝修、裝飾 | 智能化系統、電氣工程 |
消防、安防、空調設備末端等 | ||
照明、強弱電系統的調整和完善 | ||
3 | 展覽制作 | 資料收集、照片處理 |
展板展柜、說明牌、展標、積木等購買與制作 | ||
沙盤模型等制作 | ||
石碑等文物的保護與修復 | ||
實體模型及藝術品制作等 | ||
購買、復制及制作展覽所需展品的不足部分 | ||
宣傳制作(包括媒體宣傳及海報、單頁、請帖等制作) | ||
4 | 文物保護 | 南海神廟內文物碑刻、青磚墻體的保護與展示 |
在展覽的設計方面,建為歷保將遵循客觀真實性原則,依據南海神廟管理區域內的建筑遺跡、遺址和出土文物等實物真實再現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緊密關系;在充分了解其他類似展覽的陳列后,抓重點、抓特色,創新展示南海神廟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現場特定的布置有石刻的廊部環境,注重展覽與石刻的融洽,注重展覽在特定高度的廊部空間、廣府青磚墻體色澤的融洽等,將展覽內容融入環境;同時設計了人性化服務設施,在參觀游覽之余,增添游客對南海神廟與絲綢之路的認識及歷史的追溯。
“海不揚波”——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陳列展覽是建為歷保首次承接的專題陳列展覽類項目,對建為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展覽設計和文物保護,呈現出高水平的展覽,助力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和申遺工作。
項目名稱:海不揚波——南海神廟與海上絲綢之路專題陳列展覽
起止時間:2017年10月至今
委托單位: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承擔單位:上海建為歷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類型:展陳設計
保護級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